建功新福建,八闽大地在行动。近日,由福建省委网信办指导,人民网福建频道发起“福建‘封面’系列融媒体调研行”活动,聚焦新福建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,挖掘福建各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、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故事。这一站,走进三明市,围绕当地“践行‘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’理念,促进全面绿色转型”开展调研。
甲磺酸伊马替尼片,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。目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制剂的获批生产厂家共有9家,在福建中西部的一个山区县,就“藏”着其中1家。
位于三明市明溪经济开发区的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南方制药”),十年“磨”出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,在2023年获批上市。这是南方制药的首个口服片剂品种,也是三明市首个靶向抗肿瘤药制剂品种,打通了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制剂这一关键环节,实现了从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到制剂(片剂)的一体化发展。
福建明溪经济开发区一隅。明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一个山区小县,如何兴起一个生物医药产业?
“这还得从一棵红豆杉说起。”南方制药副总经理林春花介绍,从红豆杉中提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天然的抗癌物质,上世纪90年代,明溪县率先对红豆杉展开育苗研究,成功攻克了人工种植难题,培育出高紫杉醇品种“南方一号”。如今,明溪县是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,种植面积达3.8万亩。
依托这一宝贵资源,南方制药不断研发投入,开发了半合成紫杉醇的生产工艺,大幅降低了紫杉醇原料药成本。“我们希望做出老百姓都用得起的紫杉醇。”林春花说,现在1公斤紫杉醇从300万元下降到10万元,制剂也从1支8000元降到200元,还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。
一棵树,孕育了一家企业,激活了一个产业。
在南方制药的示范效应下,明溪县乘势而上,以产业链招商,吸引培育了21家生物医药企业落地生根。其中,南方制药、紫杉园生产的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在国内市场占据约80%的份额;海斯福生产的六氟异丙醇在全球市场份额领先;福建海西联合药业研发的七氟烷原料药、制剂,填补了福建省吸入式麻醉剂空白。
明溪全县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互为协作、服务和配套,构建起“红豆杉种植—植物提取—紫杉烷类抗肿瘤原料药”“六氟异丙醇—七氟烷中间体及原料药—七氟烷制剂”的完整产业链,集群效应日益显现。
如今,明溪县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生产基地,还是全球含氟医药中间体的重要供应基地。2022年,《福建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中明确,布局三明明溪作为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区域。明溪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列入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
2023年,明溪全县规上生物医药企业产值41.87亿元,税收2.2亿元。
“全力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链,是今年县里制定的重大经济发展方略。”明溪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蔚辉表示,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,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,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,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发展。
“同世界·共北斗”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,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,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。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...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全国
意向区域: 长三角 上海 江苏-南京市 江苏-无锡市 江苏-徐州市 江苏-常州市 江苏-苏州市 江苏-南通市 江苏-连云港市 江苏-淮安市 江苏-盐城市 江苏-扬州市 江苏-镇江市 江苏-泰州市 江苏-宿迁 浙江-杭州市 浙江-宁波市 浙江-温州市 浙江-绍兴市 浙江-湖州市 浙江-嘉兴市 浙江-金华市 浙江-衢州市 浙江-舟山市 浙江-台州市 浙江-丽水市 安徽-合肥市 安徽-芜湖市 安徽-马鞍山市 安徽-铜陵市 安徽-池州市 安徽-安庆市 安徽-宣城市 安徽-滁州市 安徽-蚌埠市 安徽-淮北市 安徽-淮南市 安徽-宿州市 安徽-阜阳市 安徽-亳州市 安徽-六安市 安徽-黄山市